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湖南农业大学二ΟΟ六年工作要点

时间:2010/09/13 11:46:46来源: 作者:2106点击:
 2006年是学校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承办全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迎接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东方科技学院合格评估的关键一年。2006年学校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节约型校园为目标,努力深化教育教学、内部管理、后勤社会化改革,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事业协调发展。我们要在继续抓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集中力量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坚持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要以召开教学工作大会为契机,加快教育理念创新步伐,使全员教育思想、观念适应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
2.积极做好迎评准备。积极做好东方科技学院迎接教育部2006年合格评估和学校本部迎接2007年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紧紧围绕2007年评估指标体系,清产核资,摸清现状,找出差距,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案。当前,校院两级都要高度重视,要配备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立即着手启动各项准备工作。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全省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实验班示范性效应。继续深化学分制改革,强化教学质量意识,根据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建立健全校、院教学工作责任制。
4.加强课程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省(部)级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大校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力争国家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有新的突破。在本科专业中,力争使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质量教材比例达60%以上;积极推动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5.加强专业建设和调整。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改造传统专业,增设新型专业,调整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加快发展与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相关的专业,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重点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专业,努力形成品牌特色专业;加大对新上专业的投入力度,重新审定已有专业的培养方案,把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6.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重点建设好省级示范实验室和校级实验室,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控和管理,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强化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导、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全过程的规范管理,确保设计(论文)质量。加强基地建设,做好在浏阳市山田乡征购土地作为教学科研基地的工作。
7.加强研究生教育。筹备并开好全校首届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会;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争取实现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
8.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整顿成人教育办学秩序,规范办学行为,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试行函授、夜大脱产教育学分制。开展函授站和自学考试助学辅导站管理工作的评估,加强其教学质量管理。
二、大力推进住户私房拆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9.全面完成私房拆迁工作。要争取政府支持,加快拆迁安置房建设进度,推动居民私房拆迁工作,确保学校各项重点工程按期启动。对尚未签订拆迁协议的被拆迁户,要继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促其尽快与国土部门和学校签订拆迁协议;对个别采取各种非法手段阻挠政府依法依规开展拆迁工作的,政府有关部门将坚决予以打击;对已签协议的被拆迁户,要加快房屋腾空和拆除工作进度。
10.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制定“十一五”校园建设规划。按期完成第九教学楼(3万m2)、东湖学生公寓(5万m2)、拆迁安置房二、三期(8.5万m2)和第二田径场建设,启动拆迁安置房第四期(5万m2)、图书信息中心(3.2万m2)、学生服务中心(1万m2)、教职工服务中心(1万m2)、经济适用住房(5万m2)、产业大楼(0.8万m2)和浏阳河堤防工程等的建设。完成校园环形道路及第二教学区主干道工程建设。按照校园建设规划,全面做好科教新村、学生公寓新区、第二教学区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建成一批新景点。配合地方政府尽快拉通学校与人民东路延长线的连接线,拉通学校水、电、管道、气等与市政基础设施的连接。进一步加强校园网建设,提高教育和管理信息化水平。
三、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11.适度扩大本科教育规模。力争在全日制本专科招生比上年增长5%左右,全日制本专科生年招生力争达到6500人以上;继续做好“专升本”招生工作;加强东方科技学院和国际学院的建设,使其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12.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机遇,积极组织生源,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力争比2005年增长15%以上。
13.适度发展成人教育。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需要,巩固省内的函授点,适当增设外省函授点,拓展发展空间,在搞好现有自学助学辅导站的基础上,新建若干自考辅导站,重点扶植规模较小、资源充足的学院扩大成教办学规模。
14.搞好就业工作。进一步畅通大学生就业路,继续保持大学生就业工作和就业率在全省高校中的领先优势。
四、加强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
15.努力加强学科建设。在深入调研、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做好国家级、省级“十一五”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为增加新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打好基础。学院调整以后,要进一步调整学科和专业队伍。加强新上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并继续做好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力争在下一轮学位点授权审核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在去年新上的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基础上,整合学校资源,积极争取新上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研究生院筹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协调开展研究生工作、科技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及实验室建设工作等,根据国家新增研究生院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启动研究生院筹建工作。
16.加强专业建设和调整。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改革传统专业,增设新型专业,调整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加快发展与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相关的专业,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重点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专业,努力形成品牌特色专业;加大对新上专业的投入力度,重新审定已有专业的培养方案,把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1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制订“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选拔和培养,完善人才引进、选拔和培养机制。重点是积极推荐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引进或培养“芙蓉学者”及全国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加强拔尖人才培养考核工作,积极向教育部申报争取公共学科、基础学科的副高职称评审权;组织对近几年引进人才的考核,积极做好各层次专家、人才的推荐和申报工作,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导师、本科专业带头人和首席主讲教师的遴选和考核工作。认真做好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健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激励机制。切实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教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专科生讲授一门课程;加强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考核,把教师教学工作业绩作为评聘和晋升职务和年终分配重要依据。做好“三抓”工作,即抓教案撰写、抓课堂教学、抓考试规范。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树立爱校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良好师德和师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
五、继续加强财源建设
18.做好开源工作。继续争取财政部对学校基础实验室建设的立项资助,改善我校的实验教学条件。争取政府对学校的收费政策和财政拨款的大力支持;力争2006年全日制学生(包括计划内研究生)收费标准提高到省属重点高校标准类别;加大学生缴费工作力度,并与学院经费直接挂钩,降低学生欠费率;加强与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等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学科、专业、实验室、教学科研、水电路基础设施、原教学实验场住户私房拆迁等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适度增加银行贷款,适度低成本筹资兴建各类基础设施,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充分发挥董事会、校友总会的作用,以多种方式吸纳和利用社会资金、设备和技术力量办学,努力拓宽筹资渠道,争取包括学生家长捐助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资助,逐步形成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融资机制。
19.努力做好节流工作。一要增强办学成本绩效与考核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要以财务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推进水电、房屋和设备维修、日常接待和用车等方面费用的改革,降低运行成本等;三要适度控制人员规模,调整用人政策,尽可能减少人员方面的固定支出。
六、大力培养创新团队,提高科技和产业开发水平
20.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认真制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创新和引进消化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有利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把握和引导研究方向、培养和遴选创新人才的科研管理机制。整合科研力量,形成优势研究群体,使其成为原创研究的核心力量。
21.加强科研条件和队伍建设。加强国家、省、校三级重点科研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建设,探索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实验室开放力度的重点实验室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切实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技奖励和评价制度。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激励教学科研人员开展联合攻关,争取更多的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22.努力完善推广服务体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湖南“三化”建设为己任,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在完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政策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力创学校重大办学特色。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校外学研产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3.发展新兴科技产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科技和人才优势,加速技术和产品开发,完成学校独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办新的科技企业。进一步完善科技人员进出企业的管理机制,促进产业与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
七、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24.全面启动校院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学校在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宏观指导、规划、协调、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学院在办学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使学院享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25.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修订校院管理体制下人事编制方案,通过定编定岗,上半年完成新一轮全员竞聘上岗工作。制订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职工管理和年度考核实施办法、经费分配、机关津贴发放办法、学院财务预算及收支调控、水电计量、公房有偿使用、科技经费管理及奖励政策的方案。继续完善和加强内控审计,做好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内控评审等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督查的职能,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 点击下载文件: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