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导航 > 后勤研究 >

基于模块化理论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选择

时间:2010/10/12 04:33:00来源: 作者:admin点击: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运用模块化的理论,在系统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同阶段标志性模式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块化系统,建立了基于资源与能力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战略分析应用框架,构建了不同制度环境下基于模块化理论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选择模型,为高校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决策方法。

关键词:模块化理论  模块化系统  高校后勤  改革路径

 

中国高校十年来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多种模式,虽然这些改革模式相对而言自成体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受到相应的条件和环境等方面的制约,难以在短期内整体上推行某种模式。本文引入模块化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加普遍的意义上探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选择和实现路径问题,为高校管理者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来实施和推进本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一种决策方法。

1 模块化理论和方法

1.1 模块的定义和功能

模块是模块化的基础。虽然不同专业都曾对“模块”这一概念给出过定义,但互相差别较大,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一般性定义。青木昌彦等(2003)将“模块”定义为一种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和其他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模块化包括模块分解化和模块集中化两个不同的过程,即模块化必须首先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为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即模块,然后再按照某种联系规则将模块统一起来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

模块通常具有独立功能,可成系列单独制造的标准化单元,通过不同形式的接口与其他单元组成产品,且可分、可合、可互换,具有下列基本特征(李春田,2007):第一,模块是系统的构成要素,用模块可以组成新系统,进行系统创新;第二,模块具有特定的、相对独立的功能,可以依据一定规则单独设计、运转、测试;第三,模块的互换性和可兼容性是模块化操作或模块运筹组合的条件,这就要求模块具有相互联接并传递信息和功能的接口及相应的结构,由此模块便具备了通用性和多种组合的可能性。

1.2 模块化的过程和内容

模块化过程一般来说包括模块的全部活动内容,主要有模块化策划、模块的划分、模块化设计(模块创建与模块组合)等。模块化策划,主要需要解决模块化的目的是什么?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采取哪些措施和途径?包括产品对象、模块化的方式(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模块的研制开发方式、相关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以及模块化系统的总体设计、详细实施计划的制定等问题。

模块划分通常遵循功能单元分解化、独立化原则,部件、组件、基础件模块化原则 (张春玲等, 2006)。模块的创建即模块设计的关键是要设计一组能满足产品基型设计和变型设计的模块系列,亦称“模块系列设计”,它决定着模块化产品的效能。

现代模块化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工具,乃至一种方法论,从电脑到其他制造业、服务业以至企业和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在普及和应用(李春田,2007)。由于模块化是把复杂系统转化为模块化系统的过程,独立运作的模块设计规则和形式多变的模块操作方法,包括分离和替代、增加和去除、归纳和改变等,可以有效推动系统的持续演进和创新,以应对环境的变化,通过模块的分散创新和同一模块的广泛实验,可以有效的消除系统及其子系统的不确定性,从而创造较高的选择价值。所以,人们在处理较为复杂的、带有一定不确定性和需要持续创新的系统问题时比较普遍的使用了模块化的工具。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模块化设计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块化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根据模块化的一般原理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在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模块化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将有关的改革模式化整为零或化大为小,应确立和坚持以下几个原则:①独立功能原则,即从整体模式中分解独立出来的每一个模块都必须具有自身独立的功能,能够单独使用、独立运作并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应的问题;②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抗干扰性原则,即带有通用性的模块必须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干扰性,能够有效的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从而能够尽可能广泛地被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不同校情的高校所选择和使用;③良好的兼容性原则,即每一个模块在能够单独使用的同时,还能够与其它模块组合使用,其间不存在相互的矛盾和冲突,并且能够达到模块组合使用效能大于模块单独使用效能相加的效果。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可以看作是一系列新的制度安排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集合,对其模块化就是要将这一集合中相应制度安排和改革措施按照其相应的功能分解为不同的模块,有关模块的功能性也必须体现在对当前高校后勤保障领域中存在的相应问题的有效解决上。基于这一认识,为了增强模块设计的针对性切实发挥相应模块的实际效能,本文按照下列步骤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模块化设计:第一步,明确后勤社会化改革拟解决的相关问题;第二步,分析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构成要素;第三步,对相关要素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分解建立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块化系统,界定各模块的功能,建立各模块与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

2.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拟解决的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前在后勤服务领域已经存在的,需要通过改革解决的问题;二是由于改革可能带来和产生的,需要预防或预先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的问题。

1)需要通过改革解决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后勤资源配置渠道单一、资源配置规模小而全使用效率低下、高校和政府在后勤投入与管理方面的负担过重压力过大、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后勤服务与保障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整个后勤保障体系需要重构等等。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的目的之所在,也是检验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措施是否得力、改革模式的选择是否得当、改革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指标。

2)对于改革可能会带来的新的问题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改革本身是一项除旧立新的活动,涉及新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新的利益关系体系的重建。因此,必然会带来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如,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化体系之后,各高校原来在国家投入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后勤服务资产的处置问题、高校的稳定问题,等等,需要预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预防、避免或尽可能的减少这类隐形问题的发生。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正是围绕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希望通过对改革模式的整体完善来综合解决有关问题,而模块化是从解决具体问题出发的一种可用的方法和工具。

2.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构成要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中央政府主导下的高校后勤资源配置制度强制性变迁,一般来讲,都要经过起始阶段、过渡阶段和成熟阶段。十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多种改革模式,本文从资源理论和制度理论的视角,根据高校后勤资源获取、整合、利用方式和途径的不同,以及后勤资源投入、管理主体的不同和阶段的不同,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后勤管理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将 “基于自有资源的学校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基于集约资源的政府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以及“基于社会资源的市场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进程中起始阶段、过渡阶段和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模式。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主要由资源配置、制度环境、服务组织和运行机制四个方面的要素所组成,每一个方面又分别由一些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改革措施等元素构成。本文选取上述三种后勤改革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构成要素分别进行进一步分析,见表1。

 

1   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构成要素

改革模式

 

构成要素

基于自有资源主体的学校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

基于集约资源的政府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

基于社会资源的市场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

 

 

 

l 学校自有资源改制重组

l 政府财政拨款补充

l 社会资源参与(BOT、托管、承包、特许经营)

l 区域性高校后勤资源重组整合,集中管理使用,集体经营

l 政府财政补款补充

l 社会资源参与(入股、BOT、国定期限固定回报率投资)

l 高校现有后勤资源大部分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小部分留作福利性服务项目使用

l 通过市场机制调配高校发展所需的后勤资源

 

 

 

 

l 《公司法》

l 产权制度

l 税收优惠政策

l 财政、金融扶持政策

l 企业制度

l 公司治理结构

l 商业惯例

l 文化认知要素

l 高校后勤服务领域的专门立法

l 政府优惠政策

l 政府补贴政策

l 事业法人制度

l 集团治理结构

l 规模经济制度

l 文化认知要素

l 市场机制及体系的建全和完善

l 有关法律法规的建全和完善

l 对带有福利性服务性的高校后勤服务企业的优惠政策

l 对大学生生活补贴的政策

l 学生参与后勤服务管理与勤工俭学的制度

l 文化认知要素

l 学校组建的后勤实体(企业法人)为服务主体

l 社会相关企业参与适度竞争

l 区域性高校联合组建的后勤服务协会(事业法人)为服务主体

l 社会相关企业参与

l 社会第三产业为服务主体

l 政府和高校管理的小部分福利性项目为补充

运行

机制

学校主导,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社会相关企业和资源补充

政府主导,主法推行,学校参与,社会相关企业和资源补充

市场主导,社会第三产业提供服务,政府和学校提供部分福利性服务作为补充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构成要素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有关的制度安排和改革措施上,对这些制度安排和改革措施的功能分析、归纳和提炼也就构成了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模块化的基础。

2.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块化系统

在厘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图表排列的方法初步分析和列举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相应模块,再根据模块化原则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对初选的相应模块进行必要的归纳、整合、提炼和增删,最终确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块化系统(见表2)。

 

2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块化系统及其功能描述

社会化改革模块

功能

M1特许经营

在后勤服务领域局部引入社会资源,增加后勤资源的配置渠道

M2入股

M3BOT

M4固定期限固定回报融资

M5按市场供求关系调配资源

后勤服务所需资源完全由市场根据供求关系变化调配

M6单个高校后勤资源重组(后勤服务实体)

提高自有后勤资源的使用效率

M7多所高所后勤资源重组整合(后勤服务协会)

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M8部分校内后勤资源纳入社会第三产业体系,部分用于福利性服务

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避免闲置和浪费,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M9承包

在保证国有资产属性的前提下,使校内后勤资源有效融入社会服务体系,学校求得相应收入

M10托管

M11高校后勤服务领域的专门立法

保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实施

M12有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

M13政府对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优惠政策

考虑高校后勤服务,尤其是大学生的特殊性,对大学生生活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扶持

M14政府对大学生生活的补贴政策

M15企业法人制度

后勤服务实体内部制度建设,保证其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M16事业法人制度

M17公司治理结构

M18集团治理结构

M19决策者及决策层对改革的统一认识和支持

奠定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领导和群众基础

M20改革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理解和支持

M21政府和高校组建福利性服务组织

减轻大学生尤其是特困生的生活消费压力

M22社会第三产业全面提供高校后勤服务

从根本上解除学校在后勤服务与管理方面的负担与压力

M23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向校园延伸

减轻学校有关方面的负担与压力

M24学校参与专门后勤服务组织的治理

加强对相应服务实体的控制,保证后勤服务的稳定

M25学校自主选择服务企业和产品

学校作为被服务对象的权利体现,也是学校在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后不再直接参与后勤事务的情况下仍需肩负的职责

M26学校对校内市场和服务质量实施监控

M27学校组织发动学生参与后勤服务,勤工俭学

让大学生从中接受锻炼和教育并获取相应的收入

M28学校管理和思想教育在大学生生活服务领域的介入

对大学生活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教育,保证大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上述模块化系统中的每一个模块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都具有自身独立的使用功能和选择价值,对各模块相应功能的描述,便于我们在改革中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去选择和使用某个模块或对某几个模块进行组合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化系统并非穷尽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所有模块,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还会有更多新的经验和做法出现,因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块化系统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动态过程。

2.5 模块化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

模块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性功能、可兼容性、分合自由、操作便捷、标准化、多样化等特点,以及模块化方法的优越性,使得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方式、途径选择等方面更加便捷和务实,改革过程更易于控制,改革方式的多样性和改革目标的一致性更易于整合。

1)模块化可拓宽各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选择空间,便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更广泛地因地制宜地推行和实施。应用模块化系统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改革模式上不追求统一,在改革进程上不强求一致。各高校在社会化最终目标的大前提下,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既可以选择某个模块实施改革,也可以选择某几个模块组合使用。各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做出的选择,更易于产生实际的改革效果。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块化系统提供了尽可能多样性的选择,也使得改革能够在各地得到更广泛和深入的推行。

2)模块化可促进各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创新。利用模块化进行创新是模块化方法最大的优越性之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块系统中的不同模块的不同组合,再加之各高校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添加新的模块,为各高校使用模块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进行创新提供了可能性。

3)模块化有助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应用模块化实施改革不讲求改革一步到位,主张根据具体情况由局部到整体渐次进行。先采用某个或某几个模块解决局部问题,由此积累改革经验增强改革信心,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新的模块解决其它局部的问题,直至最终实现整体的改革目标(见图2)。图2中三种改革模式分别作为一定改革阶段的标志性模式,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化程度,三种模式之间存在着模块化应用而形成的新的中间型改革模式,由模块化的应用到有关的改革模式,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亦会不断提高。

第四,模块化可降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试错”成本。整体性的改革一旦失误或失败,其成本将是巨大的。而应用模块化进行由局部到整体的渐次性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选用的模块系统中的模块往往是比较成功的经验或者是相对成熟的做法,实施起来更易于成功。实践中,一个高校在应用某个或某些模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降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试错”成本。

第五,模块化增强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可接受性。师生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他们对改革的接受、理解和支持是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应用模块化从局部改革入手,渐进式推进,更易于控制和取得实际的效果,而局部改革的不断成功可以持续地增强人们对改革的信心,从而积极地接受和支持改革。

       3 社会化改革路径选择模型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选择建立在一定的制度环境和资源要素基础上,对资源、能力科学分析判断,制定正确的制度战略,选择成熟的模块渐进式推进改革是社会化改革实现预期目标的前提。

3.1 高校后勤资源与保障能力分析框架

高校后勤保障能力是一个由制度战略、资源体系、协调组合机制等要素构成的能力体系。制度战略是在资源竞争过程中与制度结构相关的活动方式,是与制度、规则和标准的形成和转化相关的组织活动方式(Lawrence,1999)。制度战略更关注于组织及其管理者主动地去改变或者影响制度环境,使现有制度的终止或转化,新制度的构建有利于自身竞争能力的提升(Meyer&Rowan,1977)。

资源和能力是制定战略时考虑的中心问题,是战略得以成功实施的基础(Grant,1991)。本文借助Grant(1991)的观点提出基于资源基础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战略分析框架(见图4略),根据此框架中相关制约因子的关系、改革的价值取向、联系的纽带与形式等对改革路径进行定位。

4、协调组合有效资源和能力,形成持续竞争优势,满足后勤保障需要。

 

3、设计与资源环境匹配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选取并实施基于外部机会能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和能力的战略。

2、识别能力:评估自身协调组合机制的有效性、优势和劣势,并识别出每一项能力的资源投入,及每一项能力的关联复杂性。

1、识别和归类自身资源:评估自身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能更好利用资源的机会。

竞争优势

 

 

 

5、找出需要再度投入来填补的资源缺口,扩充和提升自身的资源基础。

受资源条件和制度环境的制约,高校在实现社会化改革目标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应权变的适时的与第三产业接轨,通过包括与社会企业法人的联合,逐步提高后勤服务保障的社会化程度。联合最紧密的形式是股权合作(席酉民、王洪涛,2001),联合的内容是服务产品的选择与提供,股权合作和服务产品成为学校与后勤实体和社会企业法人联系的纽带。

3.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选择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模块化理论和方法的运用,本文构建了一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选择模型(见图5略)。

    模型显现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学校、政府、社会以及企业的相互关系。政府是改革的发起者和推行者,对于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影响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其有关的法律政策保障和导向以及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块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支持高校加大社会化改革力度的财政激励政策、鼓励社会资源进入高校后勤服务领域尤其是后勤服务设施建设管理的优惠政策、基于后勤服务产品公益性的税收保护政策,等等,对高校改善制度环境至关重要。随着改革的深化,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法律政策保障与导向以及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上。

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选择上,高校需要以我为主,从自身的后勤资源能力和条件出发,结合本校发展战略的需要,考虑有关因素的制约来确定适宜的阶段性改革目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改革模块渐进的实施改革,在有关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利用模块化方法进行改革模式的创新,以不断推进本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

注:本文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分会“十一五”规划课题《高校后勤 “三化”与“三入”问题研究》(批准号115ZGH02007)研究成果之一.

点击下载文件:
------分隔线----------------------------